「神隱」強調消失/失蹤,「千與千尋」直接鋪展青春「少女」的困境遭遇,翻譯不同卻合璧般各講出故事的一半。
文在寅將於9月1日至3日訪問泰國,並將與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舉行會談,加強雙邊實質合作。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文在寅2017年11月出席東亞峰會訪問菲律賓,承諾在任內訪問東協10國
2018年美國最大的房屋平台Zillow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即房價漲則出生率降低。亦即房價負擔能力越低,總生育率就越低,其中又以雙北市、台中市等區域較明顯。立委黃國昌則在臉書上貼出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夜宿忠孝東路的照片,並表示將在下會期繼續推動實價登錄2.0,以及《囤房稅特別條例》。改革具體的目標是「房市合理化」、「租屋正常化」,讓住宅資源回歸居住使用,讓青年世代有可負擔的安居之所。今年擴大一般性租金補貼與單身婚育租金補貼共9萬戶。
包括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諸多民間組織今天群聚舉行「無殼蝸年30年記者會」,會中對於近年政府興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的投入與著力,但仍不願觸及購屋與租屋市場制度的改革,包括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合理調整、大量空屋閒置、租屋黑市等。可惜的是在本屆會期只剩最後幾個月的時間裡,實價登錄、稅制合理化(囤房稅)等,都還沒有完成立法。還有一種說法是,萬安的男子特別貼心,所使用的這幾種情柴植物燒的時候煙很少,這樣女孩子生火煮飯時比較不會被煙燻。
多年來他和從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畢業後回到部落的祖珠,除了幫協會寫計畫、舉辦各種與文史、歌謠等相關活動外,同時花許多心力陪伴、帶領萬安青年會。這一天擔任主持、串場的Kui,正是萬安情柴活動內涵和流程的主要構想者。2016年,正好是遷村六十年的這一年,萬安社區發展協會開始執行原民會的部落活力計畫,Kui和祖珠選擇了情柴作為文化復振的項目之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Kui推測,可能是因為從舊部落遷下山後開墾新地時,各種樹都被連根拔起,以致九芎和黃荊這類生長較慢的植物從此少見。
至於九芎(djaas),它和黃荊(zingla)都是堅硬、耐燒的木頭,在許多排灣族部落被用來作為情柴的代表性植物,但萬安卻少被使用。另一種公開、集體的形式稱做papuzeluk,女方已獲通知,所以會事先準備,當天招待陪男主角一起前來的賓客。
今年呢,則是傳統作物芋頭的種植,還取了個別緻的標題:「灣式生活」。萬安情柴不同於其他部落的另一個特點是,這裡的情柴是要剝除樹皮的,Kui笑稱,這可能是萬安老人家獨有的美感吧,他們覺得剝了樹皮後更加光滑、漂亮,適合作為送給心儀對象的禮物。目前任教於來義高中的他,2004年從清大人類所碩士班畢業後,應當時理事長之邀進入社區發展協會擔任總幹事,自此一頭埋入了部落事務之中。Photo Credit: 總幹事祖珠繪製、萬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Kavalanga valjangatju(我願是一棵山柚樹) Kiyurag sa kiljacenji(雖然寒冬時間枯葉凋落,到了次年新春又會再度發出新芽) Kavalanga li djaqasen(令人羨慕的九芎樹啊) Kiyurag sa kisuraljiralj(當繁華落盡之後,你又可恢復蓊鬱翠綠) 在2018年開通情柴步道活動時,婦女會演唱了這首歌,它同時也被放在《萬安村送情柴——愛戀山林情》這部短片的開端。
近些年來,因為青年會的蓬勃發展和對祭儀的積極參與,讓排灣族收穫祭增加了不少年輕的美感、活力,以及諸多讓人眼睛一亮,具復振意涵的「文化」環節。為何選擇這首歌做為「主題曲」呢?Kui告訴我,因為這是一首男女對唱的情歌,且歌詞中出現了山柚樹和九芎兩種植物,以排灣族很典型藉物抒情的隱喻手法來描繪愛情。Photo Credit: 古華部落青年孫邵桓 在這波青年齊力促使排灣族收穫祭更「文化」、更具「傳承」意義的潮流中,有一個特別吸引我目光,不少部落在復振,非常青春且與山林密切相關的文化項目,那就是送情柴,亦即部落未婚的男子將砍回來的柴薪捆綁整齊,送到心儀女子的家門口,以表達愛意。到達每一個少女家時,男主角在同伴們的歡呼、簇擁下扛著情柴進場放置在家屋門口,然後青年會圍舞高歌,先一首族語男女對唱情歌,再來一首很容易帶動氣氛的林班歌。
文:邱韻芳 若提及每年七、八月時台灣原住民族的節慶活動,許多人腦海中都會想起花東阿美族部落的豐年祭。而萬安目前所舉行的送情柴活動,則是以青年會為主體,把傳統的papuzeluk進一步組織化、活動化,集中在收穫祭第一天辦理。
然而一般大眾較少知悉的是,這段期間也是屏東、台東各個排灣族部落,盛裝舉行小米收穫祭(masalut)的時節。歌舞之後男女主角自我介紹,少女回贈禮物,家長勉勵致謝,有時也在主持人和青年會起鬨之下出題考驗男主角,最後在男女主角聯杯共飲的歡樂氣氛中劃下句點。
去年是把課程分狩獵、家屋和童玩三個主題進行。此外,當天的送情柴中加入了相當份量的圍舞,不只讓現場更具有節慶的歡樂氣氛,也藉此向長輩展現青年會的凝聚力以及平日學習古謠的成果。萬安村包含四個小部落,分佈在萬安溪的左右兩側。2018年,他們把充滿許多情柴植物的心達達山(sintanta)定位成部落舉辦送情柴文化的孕育地,並用傳統工法在此修築「環山情柴步道」,希望透過情柴文化與部落周圍生態環境的結合,推展別具特色的部落小旅行。這個月9日,也就是氣象局宣布利奇馬颱風侵襲北台灣的那一天,我和南區活力計畫輔導團隊的兩位夥伴一起到屏東萬安村卡札札嵐部落,參加收穫祭前的送情柴活動。老人家說,這裡的情柴使用的是白匏子(cia)、血桐(vaw)、克蘭樹(kataljap)、野桐(civedu)、山黃麻(ljauzung)等這些砍伐後會快速生長,乾枯後質鬆易燃且容易剝皮的樹種。
就拿我親愛的助理Cingul的家鄉古華部落來說,前年的「部落遊學」是讓男孩子學殺豬分食,女孩子學作小米糕(cinavu)和灌血腸(qemapilj)此外,當天的送情柴中加入了相當份量的圍舞,不只讓現場更具有節慶的歡樂氣氛,也藉此向長輩展現青年會的凝聚力以及平日學習古謠的成果。
聽來簡單但其實不然,因為情柴要使用哪種木材,該怎麼砍,怎麼綁,都是有學問的,不同的送法也會代表不同的意涵。到達每一個少女家時,男主角在同伴們的歡呼、簇擁下扛著情柴進場放置在家屋門口,然後青年會圍舞高歌,先一首族語男女對唱情歌,再來一首很容易帶動氣氛的林班歌。
活動一開始,眾人先聚集在河右岸達里部落的頭目家廣場舉行開幕,頭目祝禱後,先由男、女青年會成員分別圍舞演唱古謠、接著耆老勉勵,之後青年會就從頭目家開始,逐一到六個少女家戶送情柴,中午休息過後,再轉往河左岸的六個少女家戶進行,最後在萬安部落的大頭目家前結束。今年呢,則是傳統作物芋頭的種植,還取了個別緻的標題:「灣式生活」。
歌舞之後男女主角自我介紹,少女回贈禮物,家長勉勵致謝,有時也在主持人和青年會起鬨之下出題考驗男主角,最後在男女主角聯杯共飲的歡樂氣氛中劃下句點。2016年,正好是遷村六十年的這一年,萬安社區發展協會開始執行原民會的部落活力計畫,Kui和祖珠選擇了情柴作為文化復振的項目之一。萬安村包含四個小部落,分佈在萬安溪的左右兩側。為何選擇這首歌做為「主題曲」呢?Kui告訴我,因為這是一首男女對唱的情歌,且歌詞中出現了山柚樹和九芎兩種植物,以排灣族很典型藉物抒情的隱喻手法來描繪愛情。
目前任教於來義高中的他,2004年從清大人類所碩士班畢業後,應當時理事長之邀進入社區發展協會擔任總幹事,自此一頭埋入了部落事務之中。近些年來,因為青年會的蓬勃發展和對祭儀的積極參與,讓排灣族收穫祭增加了不少年輕的美感、活力,以及諸多讓人眼睛一亮,具復振意涵的「文化」環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Kui推測,可能是因為從舊部落遷下山後開墾新地時,各種樹都被連根拔起,以致九芎和黃荊這類生長較慢的植物從此少見。2018年,他們把充滿許多情柴植物的心達達山(sintanta)定位成部落舉辦送情柴文化的孕育地,並用傳統工法在此修築「環山情柴步道」,希望透過情柴文化與部落周圍生態環境的結合,推展別具特色的部落小旅行。
至於九芎(djaas),它和黃荊(zingla)都是堅硬、耐燒的木頭,在許多排灣族部落被用來作為情柴的代表性植物,但萬安卻少被使用。還有一種說法是,萬安的男子特別貼心,所使用的這幾種情柴植物燒的時候煙很少,這樣女孩子生火煮飯時比較不會被煙燻。
然而一般大眾較少知悉的是,這段期間也是屏東、台東各個排灣族部落,盛裝舉行小米收穫祭(masalut)的時節。另一種公開、集體的形式稱做papuzeluk,女方已獲通知,所以會事先準備,當天招待陪男主角一起前來的賓客。這一天擔任主持、串場的Kui,正是萬安情柴活動內涵和流程的主要構想者。而萬安目前所舉行的送情柴活動,則是以青年會為主體,把傳統的papuzeluk進一步組織化、活動化,集中在收穫祭第一天辦理。
萬安情柴不同於其他部落的另一個特點是,這裡的情柴是要剝除樹皮的,Kui笑稱,這可能是萬安老人家獨有的美感吧,他們覺得剝了樹皮後更加光滑、漂亮,適合作為送給心儀對象的禮物。就拿我親愛的助理Cingul的家鄉古華部落來說,前年的「部落遊學」是讓男孩子學殺豬分食,女孩子學作小米糕(cinavu)和灌血腸(qemapilj)。
這個月9日,也就是氣象局宣布利奇馬颱風侵襲北台灣的那一天,我和南區活力計畫輔導團隊的兩位夥伴一起到屏東萬安村卡札札嵐部落,參加收穫祭前的送情柴活動。老人家說,這裡的情柴使用的是白匏子(cia)、血桐(vaw)、克蘭樹(kataljap)、野桐(civedu)、山黃麻(ljauzung)等這些砍伐後會快速生長,乾枯後質鬆易燃且容易剝皮的樹種。
去年是把課程分狩獵、家屋和童玩三個主題進行。文:邱韻芳 若提及每年七、八月時台灣原住民族的節慶活動,許多人腦海中都會想起花東阿美族部落的豐年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